一般對《變身怪醫》的評論都是「音樂一流,劇本差強人意」。對我而言,雖然《變身怪醫》的音樂有點芭樂,不過還算是好芭樂而不是爛芭樂,旋律動聽,而且好記。而這次來台演出的整體表現我是滿意的,算是值回票價。以下是這次下台南觀賞《變身怪醫》的一些心得感想(6/26下午兩點半的場次),先來講女角的部份:
飾演 Emma 的 Ana Marina 聲音沒有特色,不夠亮,完全沒有個性。跟男主角二重唱以及大合唱時時聲音就被吃掉了。我蠻好奇她既然去年來台跟男主角 Brad Little 合作了《歌劇魅影》,那她演的 Christine 也是這樣被吃光光嗎?(茶)
飾演 Lucy 的 Belinda Wollaston 音色不錯,是我會喜歡的類型,不過以她的聲音特質,我覺得去唱 Emma 的大家閨秀角色說不定會比較剛好,亮度夠,個性較鮮明又不失清新氣息。她去飾演 Lucy 反而稍嫌不足,沒有表現出 Lucy 這角色應有的味道。我理想中的 Lucy 應該要再野再放再強烈一點,最好是能帶有滄桑味(風塵味?XD),無論是在肢體動作或是在音色以及聲音表情上都一樣。
除了衣服比較露一點之外,Lucy 的「小惡魔」酒家女形象不夠明確,反而比較像個我見猶憐的天使,而 Emma 只是個沒有存在感的幽靈吧。若以紅玫瑰與白玫瑰做比喻,Lucy 應該像是豔麗帶有危險氣息的紅玫瑰,而 Emma 則是清新脫俗卻不失個性的白玫瑰,不過在這次的現場演出中,Lucy 反倒成了嬌弱帶點不具威脅性的刺的白玫瑰,不見紅玫瑰的蹤影。
看完戲之後和朋友討論時,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就是我們下意識會將 Emma 稱為「女主角」,然而 Emma 在劇中表現的機會並不比 Lucy 多啊。其實音樂劇中的女角,有時候難以界定出所謂的女主角或女配角。若真要區分出《變身怪醫》劇中的第一女主角和第二女主角,第一女主角應該是 Lucy 而不是 Emma,只是因為我們一般都會習慣將「正宮」認定為女主角,我覺得這是一個奇妙甚至值得研究的現象,究竟社會文化和風俗習慣對於大眾在閱聽觀賞藝文作品時的心理會產生哪些作用與影響?(離題了...Orz)在這部戲裡,Emma 充其量只是「情感上」的第一女主角罷了。XD 而以這次來台卡司的表現來看,要說 Emma 降級變成了「女配角」也不為過,跟其他的路人甲乙丙丁沒啥差別,只是唱得比較高而已。(茶)
至於飾演男主角的 Brad Little 唱功真的是沒話說,我本來看見他上吳宗憲節目宣傳的影片,實在不喜歡他跩跩的模樣,當時在節目中演唱的 "This is the Moment" 感覺實在太油條了,沒有什麼感情,就像在個人演唱會唱流行芭樂歌曲一樣,太過「商業化」了(不過上節目宣傳本來就是一種商業行為啦!XD)。然而在現場演出時,融入劇情,感情到位,歌曲的表情就出來了,整體表現穩紮穩打、可圈可點,雖然還是跩跩的。(茶)
不過上半場有一首歌(我忘了是哪一首)的最後一個高音,聽起來一開始沒有到位,差一點點,拉長音改變共鳴位置聲音往前放出來之後才到位。可能是下午的第一場,聲音還沒全開吧,後面的歌曲就沒有這個狀況了。
也要提一下 Confrontation 這首歌,這首歌由於要迅速地在兩個角色中轉換,頗有難度,也許是為了突顯出 Henry Jekyll 與 Edward Hyde 的對比,Brad Little 在 Jekyll 的部份把聲音「捏」起來唱,略嫌「陰柔」了些,反而跟先前 Jekyll 的聲音不太一樣了,這是我認為美中不足的地方。最後假砸玻璃再搭配玻璃碎裂的音效實在是處理得有點詭異。此外,我聽到 "No! Never!!" 跟 "Yes! Forever!!" 時還是忍不住發噱啊!XDXDXD
至於在畫面上的一些細節,可星批評的幾點我大致上都贊同,在此我就不贅述了(如掌聲定格、盪鞦韆等)。有興趣者請到6/18 國家戲劇院《變身怪醫》觀看。XD "In His Eyes" 最後的 Emma 和 Lucy 兩人高舉忽然握住的手也實在突兀,又不是選舉造勢還要大喊「凍蒜」咧,想要跳脫現實運用象徵手法呈現也不是這樣搞的吧...Orz
兩首大合唱 "Façade" 和 "Murder, Murder" 我都很喜歡,可能我本來就偏好層次較豐富的歌曲吧,總覺得這種合唱曲目,是音樂劇作家可以盡情揮灑的部份,處理得當它就是一種「精華」,可以為整部音樂劇妝點出豐富的色彩。
另外,我也喜歡重唱曲的部份,Hyde 與 Lucy 的二重唱 "Dangerous Game" 以及 Emma 與 Lucy 的女聲二重唱 "In His Eyes" 是我原本就喜歡的兩首歌。"Dangerous Game" 巧妙運用了 Tango 節奏,似乎很多音樂劇裡都會有一首 Tango 節奏的歌曲,而且通常都莫名地深得我心,像是《芝加哥》裡的 "Cell Block Tango" (電影版裡還運用了沒關緊的水龍頭、腳步聲以及手指在鐵欄杆上的輕敲一層層逐漸帶出 Tango 的節奏,實在是神來一筆)以及《吉屋出租》裡的 "Tango Maureen" (Maureen 的前男友和現任「女友」同病相憐,用 Tango 來比喻 Maureen 的愛情關係模式)。 至於像 "In His Eyes" 這種三角關係中兩端各自表述心境又互相呼應的歌曲,往往也會吸引我的注意(如《西貢小姐》裡的 "I Still Believe"),通常會以小調呈現,或是在大小調之間轉換變化。 相較之下,"Take Me As I Am" 就真的是首芭樂情歌,這樣說似乎也不太公平,兩情相悅的情歌對唱本來就比較不容易有爆點,通常都是優美和諧的大調旋律,只是對愛花俏、愛複雜、愛唱反調、愛搞天人交戰內心戲的我而言,就欠缺了那麼一點吸引力和感染力。
不過現場演出時我的哭點比較詭異,既不是臣服於大合唱的震撼,也不是醉心於重唱曲歌者之間的張力和引力,反而是在聽到 Lucy 獨唱的 "A New Life" 時,除了聯想到自身經歷而心有所感之外,也由於我知道緊接在這首歌之後 Lucy 將要遭遇的殘酷命運,所以眼淚就不爭氣地掉下來了…Orz
題外話,這次在購票前,被我媽唸說:「不要賺了錢就只會享受。」讓我非常地不滿又不甘心,如果是吃大餐、買衣服之類的說我是享受,我都沒話講,然而觀賞音樂劇對我而言絕對不只是「享受」這麼簡單而已,這也是一種「學習」,把它說成「享受」實在是太瞧不起人了!感覺很廉價一樣(當然不是金錢上的廉價),我實在沒有辦法接受這種把我對音樂劇的熱愛拉低等級的說法啊!一定要鄭重提出抗議啦!
------
忽然想到,法國音樂劇《鐘樓怪人》裡也有兩女的重唱 "Beau comme le Soleil",不過我反而比較中意在進入這首之前 Esmeralda 與帥氣吟遊詩人 Gringoire 的那一小段前導曲 "La Cour Des Miracles"。
- Jul 01 Thu 2010 17:22
6/26台南文化中心《變身怪醫》觀後感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